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puxianpinjj.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puxianpinjj.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puxianpinjj.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puxianpinjj.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砺剑深蓝、探索不息:中国海军自强之路的开拓者(051型驱逐舰)_产品中心_188BET最新版本更新内容-188足球体育直播 
产品中心

砺剑深蓝、探索不息:中国海军自强之路的开拓者(051型驱逐舰)

来源:188体育在线投注   添加时间:2025-01-28 03:50:25 | 浏览人数:1 |

  051型驱逐舰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代国产导弹驱逐舰,也是亚洲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型自研自造的导弹驱逐舰。

  051国产导弹驱逐舰家族是一个大家族,型号颇多,大致上可以分为051型(及改进型)、051B型、051C型,发展历史横跨三代。

  虽然051B、051C型都顶着“051”的前缀,但是它与051型并没太多传承联系。在当时“军队发展向经济让位”、“军队要忍耐”的政策下,军方武器装备研制计划与采购维持经费被一再删减,要求立项一个全新系列的驱逐舰项目显然不可能,所以没有赋予新的研制型号,而是以051型的改型申报立项的。还有一个方面原因是三型的动力方式相同,都是蒸汽轮机。051B和051C可以看作是海军全新设计建造的新一代驱逐舰。

  本文是人民海军驱逐舰系列的第二篇,以公开资料为基础,全面梳理了051系列各型号的发展历史和升级关系。

  【本文资料和图片均来源公开网络(在此感谢原图作者),由个人整理和分析,如有不实不妥之处,欢迎指正。喜欢一键三连,感谢支持!】

  1959年,海军正式提出新型导弹驱逐舰的设想,海军科研部门和机械工业部船舶设计研究院先后完了代号“017”、代号“017K”驱逐舰的设计草图,又提出研制08型驱逐舰的战术指标。由于中、苏关系破裂、经济困难以及指标超前,技术难以实现等原因被迫暂停和放弃相关研制计划。

  几年后转而以50年代苏联转让的56型(“科特林”级)的部分图纸和技术资料为基础,研制新一代驱逐舰,这便是051型导弹驱逐舰。1964年6月六机部正式下达试制051型驱逐舰的任务。由在湖北武汉的701所承担总体研究设计和整体方案。

  051型首制舰“济南”舰1968年12月24日在大连造船厂开工建造,1970年7月30日下水 (当时舷号223),1971年12月31日交付海军北海舰队。

  南海舰队的首舰240号,东海舰队的首舰227号分别在1970年的3月、12月开工,并先后于1974年、1977年服役。由于舰上部分设备研制进度拖延、电磁干扰技术问题。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陆续完成各项分系统的定型,而改型工作也随之展开。

  ●051型的舰体为高干舷平甲板型,V型舰艏,全舰划分15个水密隔舱,保证相邻三个舱进水舰体不沉标准,舰体上层建筑分三段,前为舰桥,舯部、艉部各有一座甲板室,布置有双烟囱与双桅杆(三脚桁架式),051型外型布局参考了苏联的56型“科特林”级驱逐舰,带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舰艇风格。

  ●051型动力采用蒸汽动力装置(汽轮机、锅炉等)是按苏联提供资料由国内单位仿制的。前期自动化水平低,在后续改进型舰上作了自动控制改进,此后一直在升级改进提高后,还用在051B、051C型各舰上。

  ●反舰导弹:“海鹰-1号”反舰导弹,两座三联装回转式发射装置,射程70千米,1985年,109号开封舰开始试装海鹰-1甲反舰导弹系统。90年代部分舰艇改装“鹰击8”反舰导弹,20世纪初部分舰艇又改装成四座四联装“鹰击-83”(YJ-83) 反舰导弹发射箱,射程近200公里。

  ●主炮:两座76式双联装130毫米口径舰炮,射程23公里(105舰在改装后拆除了一座;165、166舰后来改装为两座带隐身设计炮塔的79A式双联装100毫米口径舰炮。)

  ●副炮:最初设计装备四座66式双联装57毫米炮,后替换为四座76式双管37毫米舰炮,165/166舰安装的是4座76A式双联装37毫米舰炮。(109舰后来改装拆除了后部双37炮,安装一部法制“海响尾蛇”八联装防空导弹发射器,之后,数艘051型驱逐舰在换装76A式双37炮的同时,在该位置换装了“海红旗-7”防空导弹发射器)

  ●舰空导弹:部分舰艇在后期改装时换装了八联装“海响尾蛇”导弹或八联装“海红旗-7”导弹发射器,射程13公里(7海里)。

  ●对海警戒:354型“眼罩”对海/低空警戒雷达,以每分钟12至24转的较高扫描率保持对目标的持续跟踪。

  ●远程警戒:515型UHF波段“网眼”远程对空警戒雷达,高空作用距离达380千米,50米高度低空目标作用距离60千米。后更换为517型“刀架”远程警戒雷达,部分051型舰更换360型对空/对海搜索雷达。

  ●制导跟踪雷达:352甲型“方结”雷达,用于“海鹰”-1反舰导弹的跟踪制导。

  ● 火控雷达:343型“黄蜂头”炮瞄火控雷达,用于130毫米舰炮,还作为海鹰-1舰舰导弹的跟踪制导的备份雷达任务。

  ● 导航:751型“海王星”导航雷达。后更换为RM-1290型导航雷达。

  ● 声纳:SJD-II中频船首声纳用于搜索,SJD-IV中频舰壳声纳用于主动搜索和攻击。

  051型导弹驱逐舰由大连、上海、广州三地的造船厂承担建造,在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建造了17艘,成为很长一段时期内人民海军的主力水面战斗舰艇。这17艘051型驱逐舰,根据不同的需求、技术水平等,还分为多个改型。

  由于海军对051型需求数量较大以及洲际弹道导弹全程试验飞行任务时间紧迫,首舰开工后,基本型的其余各舰在1970年相继开工建造,由大连、广州造船厂各建造3艘,上海中华造船厂建造1艘。

  ▲ 105(223) 试航时的“济南”舰,可见最初装备的双联装57毫米炮

  限于我国当时的工业科学技术水平,首批次各舰建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部分雷达、电子设备未装备上舰,配套的反舰导弹也处于试射改进过程中,造成051型第一批次各舰质量很差。直到1975年051型才正式通过设计定型。当年9月上海中华造船厂建造的131舰在进行高速海试中创造37.95节的航速记录。

  105舰加装直升机系统,1986年8月,为了验证舰载直升机的搭载和使用,105“济南”舰作为试验平台,在大连造船厂加装了直升飞机系统,改装内容主要是拆除了舰尾的主、副炮,深弹发射器等设备,加装了直升机起降甲板和辅助设备等设施。1987年12月24日105舰首次直升机着舰试验成功,成为中国人民海军第一艘装备直升机的驱逐舰。

  051D型(D代表定型)是051型驱逐舰正式定型并开始批量建造的第二批次舰。1976年以后,直108西宁舰起,051D型共建造6艘,由大连造船厂建造4艘,广州造船厂建造2艘。重点对051基本型暴露的问题进行改正。

  武备方以高射速的双联装37毫米舰炮代替低射速的双联装57毫米舰炮。之前建造的051基本型各舰,也在后来的返厂维修中,也拆除了双57毫米舰炮,改装37毫米炮。

  除舰炮外,051D型的改进还有40多项,包括雷达、反潜、电子、通信、卫星导航和海上补给等系统。051D型中最晚建成的164号桂林舰在建造中还加装空调设施,改善了舰员生活条件,大大提供了舰艇的持续战斗力。

  051Z型(Z代表指挥)是为配合1980年进行的洲际导弹飞行试验远洋测量任务,对测量船队和护航编队实施统一指挥,海军决定研制指挥舰,主要是增强编队通信和指挥能力。

  051Z共建造两艘,即132舰和110舰,首舰132舰在1980年交付入役,随即参加了为洲际导弹发射试验测量船队护航的任务。132舰于1983年加装了381甲三坐标雷达以及637-Ⅱ型情报中心。又在1988年加装“海神1”作战指挥系统,这构成了中国驱逐舰的第一代作战指挥系统,创造了新的突破。

  第二艘110舰是在已开工的D型基础上改装的,1981年9月下水后曾因主机等设备不能按期交货舰体在码头搁置了两年,于1984年12月交付北海舰队。

  上世纪80至90年代,110舰和132舰一直在分别担任着东海舰队和北海舰队的旗舰,参加了远洋测量船队护航的任务和编队指挥任务。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和西方世界出于某一些原因,曾有过一段军事合作上的“蜜月”时期。1979年,我国海军曾计划购买英国42型导弹驱逐舰,并计划仿造,后由于价格过高且英方不同意转让关键技术而未能实现。其后双方又计划将英国42型驱逐舰的技术应用于051型驱逐舰的改进中,改进重点在提高舰队和单舰的防空能力,该方案被称为051S型。

  1981年6月,中英双方确定了051S型防空驱逐舰改进设计的具体方案:采用高干舷甲板船型,正常排水量达到了4100吨,装备重型“海标枪”区域防空导弹,使051S型舰具有一定的海上编队区域和较强的单舰防空作战能力。

  1982年11月,经过艰苦谈判,中英合作改装051S型驱逐舰工程合同在北京初步草签。按照这一个合同,在英方的协助下,中国海军将先行改装两艘051S型驱逐舰,随后自行改装剩下的六艘。

  由于42型驱逐舰在1982年的马岛战争中表现糟糕,被阿根廷军队击沉两艘,重伤1艘,加之所需费用超出预算和香港问题还没有正真获得解决,中方也不想受制于人等其他原因,该计划最终被取消。

  中国于1987年与法国汤姆逊公司签署协议,购进了两套“海响尾蛇”防空导弹系统。随后109舰被选作测试新装备的平台,1989年12月至1990年12月其间,109舰在大连造船厂接受改装,在舰尾原76式双37mm舰炮处加装了其中的一套“海响尾蛇”以做试验。作为配套设施,109舰同时改装了汤姆逊的作战指挥系统“海虎”雷达等设备。

  1992年109舰重新服役,除“海响尾蛇”之外,在109舰尾部还多出了一部不太惹人注意,颇具西欧风格的15管干扰火箭发射器——即946型干扰火箭发射器。改进之后的109舰称为051DT型。

  1999年后,109舰再次进行改装,用4座四联装“鹰击-83”(YJ-83)反舰导弹取代老式的“海鹰”反舰导弹,用76A式双管37毫米全封闭自动炮取代了原有双管37毫米高炮,改装现代化的火控系统与电子设备,包括360型搜索雷达342型、344型火控雷达等。当时几艘舰况较好的051型驱逐舰进行中期升级时,均按109舰标准一次性升级、改造。

  051S型取消后,我国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对051型驱逐舰进行改进,于1983年11月确定了051G设计的具体方案。有了英国与阿根廷海战的经验教训,重点改进作战指挥系统的自动化和雷达、无线电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改善近程防空能力,提高反舰能力。051G的总体作战效能较051D型有大幅度提升。同时为新一代驱逐舰052的研制和建造积累了经验。

  1986年,051G首舰165号在大连造船厂开工,1988年8月1日下水,1989年12月30日交付南海舰队,命名为“湛江”号。

  165舰相比与老舰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了封闭式舰桥,此外采用封闭炮塔的76A双37毫米炮,装备了新型“海鹰”-1甲反舰导弹,新反舰导弹提高了抗干扰能力,降低了飞行高度,增强了突防能力。

  1987年2月,051G二号舰方案经过审查,当年10月在大连造船厂开工,舷号166,1991年11月交付南海舰队,命名为“珠海”号。

  对比一号165舰,二号舰在反舰导弹和反潜系统做了重大改进。采用了射程85千米的“鹰击”-8A舰舰导弹,同时在前部舰桥两侧各多了一具三联装324毫米鱼雷发射装置,可发射鱼-7型轻型反潜鱼雷,舰尾增加了一副拖曳式变深声呐。

  此外,166舰的全长由过去的132米,减至128.6米,长宽比降至10。由于两舰的这些差别,故将165舰称为051G1型,166舰称为051G2型。

  ●1978年3月9日160舰在湛江麻斜基地码头于20时40分发生爆炸,22时55分沉没,导致大量伤亡,舰体严重受损,无法修复而报废。此为中国人民海军建立以来的最严重的一起军舰自爆沉没事故。

  ▲ 1980年5月,162南宁舰奉命参加我国首次运载火箭发射警戒、西太平洋打捞数据舱护航任务

  ●1980年5月18日,中国首次向南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即“东风五”)实验,106舰、107舰、108舰(以上隶属第二护卫群),131舰、132舰(指挥舰)及162舰(以上隶属第一护卫群)等六舰担负为赴太平洋参加运载火箭飞行试验的测量船队护航、警戒的任务。

  ●1985年11月18日至19日,133号“重庆”舰单舰在对马海峡监视苏联海军“基洛夫”级“伏龙芝”号(舷号050)核动力巡洋舰(标准排水量23750吨)和苏联海军“现代”级“缜密”号(舷号672)驱逐舰(标准排水量7900吨)。

  133重庆舰孤身紧紧跟随两艘苏联巨舰,直到两艘苏联海军军舰到达海参崴,133重庆舰才返航。这一幕飞临对峙上空的日本海上自卫队摄影师柴田三雄拍下,成为弱小的中国海军面对超级大国海军挑衅毫不示弱的象征的一组照片。

  ▲ 为了照顾和尊重印尼当地民众喜欢“8”这一数字的传统习俗,出访前珠海舰将舷号改为了168

  ●1985年11月,132舰为首的舰艇编队首次远赴印度洋访问南亚三国,这是人民海军首次组织舰艇编队对外友好访问。10年之后的1995年8月,海军166编队再次赴印度尼西亚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这也是我人民海军首次参加国际海军多边友好交往活动。在与来自亚洲、欧洲、美洲的多国海军一起参加95印尼国际舰队检阅等活动。

  ●2006年11月,165“湛江”舰参加中国海军与美国海军首次海上联合搜救演习。

  ●2009年4月23日庆祝中国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海上阅兵,108“西宁”舰担任阅兵式基准舰,110“大连”舰担任分列式检阅舰。

  虽然051型各舰的现代化程度不高,结构设计落后,缺乏有效的防空、反潜火力,舰上生活条件也非常艰苦。

  但是遇上问题和存在差距是各国海军起步发展过程中必然要显现和要经历的,中国海军驱逐舰的设计和使用经验就是这样从零到有逐步积累。发展过程中的这些经验与教训是极其宝贵的,直接促进装备与思想的进步。051型驱逐舰的发展过程奠定中国海军现代化舰船发展的基础。

  051型结束了人民海军使用国外废旧落后舰艇的局面,为我国研制、建造、改进、使用大型水面战斗舰艇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证明中国已经有实力研制建造大型水面战斗舰艇,在人民海军发展历史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051B是海军尝试建造大型化、模块化水面作战舰艇的试验舰。为了验证比052型更大的舰体,为海军未来军舰大型化探索道路,积累经验。

  作为试验舰,051B只建造服役了一艘。于1995年12月在大连造船厂开工建造,1997年10月下水,被命名为深圳舰,舷号167,1999年2月交付海军南海舰队。

  167舰是海军首次装备编队指挥系统的大型化军舰,具有有较强的编队指挥能力,外形简练且略带隐身感。服役后成为南海舰队旗舰,频频亮相于各种出访活动和护航任务。在军事论坛就索马里护航应该派遣的军舰进行票选时,“深圳”舰高居第一位,可见其在海军中的重要性。再加上又是当时海军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的现代化水面作战舰艇,因此又有“神州第一舰”的美誉。

  深圳舰建成时,受限于经费不足,武器装备并没有太突出的地方,而以当时成熟的国产装备为主。包括PJ-33A型双联装100毫米舰炮、海红旗-7型舰空导弹、鹰击-8A反舰导弹、鱼-7型反潜鱼雷和76A双管37毫米防空炮等。

  绝大部分的武器系统、电子装备相比于稍早一些建造的052并没有太大改进,依然存在缺乏舰队区域防空导弹系统的问题,直到2014年开始做的彻底翻新升级才根本上解决了区域防空能力不够的问题。

  2014年深圳舰开始做中期修理并结合现代化做全面改装。此次改装中对该舰的作战指挥系统、编队作战指挥系统、警戒探测系统、近防舰炮武器系统、电子对抗系统、舰空和舰舰导弹武器系统、反潜武器系统和通信、导航、水声、水声对抗系统等方面,着重加强舰上的防空能力。

  原先的海红旗-7舰空导弹已换装成32单元垂直发射的海红旗-16中程防空导弹,与054A型导弹护卫舰使用的舰空导弹相同。

  用16枚射程500公里的超音速鹰击-12A反舰导弹替换了原先的亚音速鹰击-83反舰导弹,反舰实力极强。

  改进后的深圳舰将作为拥有较强中程防空能力、极强的反舰能力和编队指挥能力。

  深圳舰作为我国051B型驱逐舰的“独苗”,是我国唯一一型建造数量只有1艘的驱逐舰。和同期的052型一样都属于第二代国产导弹驱逐舰。

  深圳舰在人民海军的发展历史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不但见证了中国军舰设计和建造技术的进步和迭代,还是人民海军驱逐舰现代化的转折点和分水岭,此后海军驱逐舰发展郑重进入到以相控阵雷达、导弹垂发系统,远程区域防空为主的第三代导弹驱逐舰(神盾舰)。

  在051C下水前,海军最先进的区域防空导弹驱逐舰是052C型驱逐舰的170、171两舰,均服役于南海舰队。而海上御林军的北海舰队已经近8年没有新战舰入列,迫切的需要能立即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的区域防空舰,用于在渤海及黄海海域延伸首都防空圈的纵深,弥补陆基S-300防空阵地在海上的薄弱衔接环节。

  052C型“中华神盾”舰虽然技术更先进,国产化程度更高,但其整套系统仍处于实验和改进阶段,并不适合立即批量建造。加之北海舰队增强区域防空能力的迫切。所以海军本着"分两步走"的思想购买了成熟的"里夫"-M垂发导弹系统用于发展051C型驱逐舰。

  051C型刚面世时曾在网上引起对海军未来驱逐舰发展的疑惑和猜想。051C显然是一种在特定时期的过渡性应急装备,而海军的主力驱逐舰发展任是由052C型展开,发展到如今的052D型,服役数量达到30余艘,是海军服役数量最多的神盾驱逐舰。

  沈阳舰(舷号115)为051C型首制舰,于2005年后期完成了系统安装,2006年11月28日交付加入北海舰队。2009年4月23日庆祝中国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海上阅兵,115“沈阳”舰担任分列式受阅舰。

  石家庄舰(舷号116)为051C型2号舰。于2007年3月交付加入北海舰队。2009年4月23日庆祝中国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海上阅兵,116石家庄舰担任主检阅舰,还参加了2018年4月12日南海海域海上阅兵。

  2013年11月26日,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从青岛赴南海训练活动时,包括两艘051C型“沈阳”舰、“石家庄”舰进行伴随护航。

  “里夫”防空导弹系统是前苏联时代开发的基于S-300F远程防空导弹的舰载型(北约编号SA-N-6)。由于其体积较大,苏联时期都是装载在万吨级以上的导弹巡洋舰光荣级和基洛夫级上。

  这套系统相对051C型7000吨的船身而言有点过大了,被迫采用前2后4的布局,2组安装在舰桥之前,4组安装在由舰尾机库改装的平台上。只保留了舰艉的直升飞机起降平台,取消了直升机机库。舰载直升机只能短时间内停留,这也极度影响到051C型驱逐舰的反潜作战能力。

  由于装备了俄制“墓碑”相控阵雷达和俄制防空导弹,051C型被军迷称之为“中华俄式神盾”舰。

  051C的主要武备包括48枚单元的"里夫"-M垂发系统,8枚鹰击-83型反舰导弹。舰艏安装有一座单管100毫米全自动主炮,舰中安装2座730型近防炮,还有鱼7反潜鱼雷等武器装备。

  作为052C成熟之前中国海军防空能力最强的军舰,两艘051C全部部署在北海舰队,肩负着卫戍京畿的重要任务。据网上报道,051C在实弹军演中曾多次刷新海军对空拦截最远距离的记录,直到052D的海红9B服役以后这个记录才被终结。

  如今052D、055等新锐战舰已经批量服役,曾经的应急舰051C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逐渐淡出了大家的视线,很少出现在报道中。

  曾有俄罗斯军事专家提出,如果拥有12艘类似中国051C型防空导弹驱逐舰的俄罗斯海军能够成倍提高水面战舰的战斗潜力。这也从侧面说明051C只是在人民海军中存在感降低,综合性能依然强大。

  051型的老兵们已完成了使命,全部退出了现役。在役期间他们捍卫祖国的领海安全,为航天事业保驾护航。自身迭代升级为海军发展积累经验,在人民海军水面战斗舰艇的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见证着人民海军的发展航迹。

  051B和051C型驱逐舰是当时海军的主力装备,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弥补了海军装备上的劣势,提高了海军的作战能力。然而随人民海军新型驱逐舰的陆续服役,这两型舰艇的重要性也在慢慢地下降,或许这正是人民海军不断壮大的标志。

  下一篇将梳理052型驱逐舰家族的发展历史,从052、052B、052C、052D见证了人民海军一步步迈向强大!

产品中心
今日头条
新闻源 财富源
美最新“福特”号航母开始全舰冲击试验美媒:30年来首次进行类似测试
美国航母爆炸冲击试验试图告诉中国“我们不怕舰艇杀手”